其他

【我们在现场】黄冈日报记者多点直击防汛救灾一线

2016-07-05 黄冈日报
编者按雨情就是警报,汛情就是命令。6月30日以来,我市遭遇新一轮强降雨袭击,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力以赴,奋起抢险救灾。7月2日清晨,黄冈日报社派出16名记者,兵分6路,赶赴红安、麻城、罗田、英山、龙感湖、黄州等灾情险情较重的地区,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亲历我市干部群众力战洪魔的动人场景,从现场发回广大干部群众防汛救灾的报道。


 7月4日,武穴市万丈湖办事处多条街区被淹。进城务工青年胡武洋专程返乡参与防汛抗灾、照顾乡邻。图为4日上午,他与邻居向正东(举伞者)用车胎加脚盆,冒雨转移新港中学90岁的退休教师李训生。 记者 蔡志勇 摄



7月4日,武穴市花桥镇防汛抢险人员利用预制板撑沙袋,加大沙袋的挡水力度。连日来的强降雨,使花桥镇太白湖防区的水位迅猛上涨,堤坝出现多处重大险情。为了加固加高挡水沙袋,防汛人员调集大量预制板,抢抓时间在重大险情地段架设,以确保安全度汛。

                                         记者 蔡志勇 罗学珊 伊汉波 摄


为了家园平安 

——武穴市太白湖花桥防区防汛抢险见闻 


    7月3日下午2时,武穴市委书记郝胜勇以微信告知记者:武穴防汛指挥部发布命令,3日中午12时,将(三)级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响应。随即,黄冈日报社组建精干采访小分队前往武穴灾区,并直奔险情较重的太白湖区花桥镇丰收港圩现场采访。

    水险万分急

    大雨倾盆下,大地水险急。

    截至7月3日8时,武穴降雨1319.6毫米,仅6月30日15时至7月3日18时,第三轮降雨量就高达254.3毫米。太白湖水位高达17.40米,超保证水位1.1米。

    花桥防区全线告急!这涉及到31个村、6.3万余人、农田面积8万多亩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万分危急的水势,武穴市委书记郝胜勇要求全体防汛人员务必坚守四个第一:转移群众第一,严防死守第一,不死一人第一,执行预案第一。市长李新桥将简易行军床搬到防汛指挥部,日夜守驻,前线指挥。他提出:生命第一!为保卫家园而战!水涨堤高,人在堤在!

    7月4日9时许,在指挥部现场,李新桥告诉记者,经过近10个小时的抢险作战,丰收大港连城桥西200米老电排站蓄水池破漏险情已除,目前抢修主体工程顺利完工。

    截至7月4日12时,武山湖、太白湖、马口湖全部超保证水位,分别达17.84米、17.58米、18.33米,分别超保证水位1.04米、1.28米、0.33米;7月3日凌晨1时至7月4日中午13时,武穴市防指已调动武穴市直党员干部防汛抢险突击队1080人次、各镇处组织农村劳动力近10万余人、市直各单位近1200余人进驻责任防守地段全力抗洪抢险;全市紧急转移安置5606人,集中安置1465人,分散安置4141人。目前,武穴没有因洪涝灾害而伤及一人生命!

    夜巡太白湖

    7月3日晚10时许,风,越刮越猛,雨,越下越急,水,越涨越高,但人们的干劲,也越来越大。

    晚9时50分,花桥镇大雨如注。雨夜下的太白湖,水天一色,河堤成溪,险象环生。记者一行在花桥镇镇长董炜带领下,冒着倾盆大雨来到太白湖流域东河西坝险段采访。一过童司牌,约有200名曹塘村民,身着雨衣,头戴矿灯,正从一手扶拖拉机上装填沙包。人们排队肩扛手拖,力争把堤防高度始终保持在河内水位80厘米以上。

    在东河口险段,兰杰村100多名抢险队员身穿雨衣,头戴矿灯,在滂沱大雨中装填沙包,筑高坝面。见雨势太强,村民兰新华干脆脱掉雨衣帽,冒着大雨,拖拉装满沙土的编织袋。在刘六西村,全村约有1700人正在大雨中抢险加固河堤。当记者前往采访另一段险境时,大雨打得人睁不开双眼。询问一位正在装填沙包的村民,他用手连连抹着脸上的雨水说:“我是陈其村的人。”这时,戴在他头顶上的矿灯射出强烈的灯光,吸引了无数蚊蜢扑向记者的脸,撞得记者脸部有些疼痛。

    在东河东坝险段,武穴市卫计局局长何太平带领该局40多名突击队员冒雨装填沙包,竭力做到水涨沙袋高。武穴市卫计局是上午九点半调防前往的,参加的突击队员大都是共产党员,他们的衣服全被雨水淋透。一位名叫冯夕平的干部脚后跟被石头碰烂,仍坚守岗位,在大雨中不停地搬运沙包筑坝。

    在武穴房管局防线,局办公室主任居启学告诉记者,一接到通知,身患高血压、冠心病的局党委书记朱世德马上带上速效救心丸,召令大家半小时内集中,赶赴防汛一线。在大雨中,他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晚11时,在瓢泼的大雨中,我们遇到镇委书记张竞平,他说,沿线各村白天已有2000人参加抢险,夜晚又从其他地方组织1500多人,支援太白湖花桥防线。

    接近晚12时,我们行至一小闸处,前方传来消息,一公里远处,有一抢险车陷于泥潭。我们只好改道返回。分手时,花桥镇镇长董炜又冒雨赶往另一险段处。

    7月4日1时,当记者正要发稿时,黄冈市纪委书记王立兵致电,他们正赶往武山湖险境查险的路上……

    7月3日夜,有险,无眠,让参战的人全身湿透!

    中流看砥柱

    连日降雨,使花桥镇区域内东河西河堤坝、太白湖堤、丰收港全线告急。在此防汛抗灾关键时期,全镇2000多名党员不忘初心,挺身而出,为建党95周年献上了一份份特殊礼物!

    “我的岗位在堤上,我能坚持!”——

    “邢镇长,您肩上的伤还没好,您就下去休息一会儿吧!”

    “不行!水位这高,我的岗位在堤上,我能坚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邢继军坚定地说。

    进入主汛期以来,邢继军作为东河防汛分指挥长,驻守刘常村地段。这里地势险要,关系到附近刘常、兰杰、胡曹坊等15个村约4.5万亩湖田安全。作为包保领导,他组织党员干部加高堤坝、加固湖圩。在组织抢险中,他的右肩不慎摔伤脱臼,疼痛难忍,村组干部多次劝他下去治疗,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他说,“我要是撤下去,群众怎么看我们党员干部?”这一干就是五天五夜,全长4公里的河堤全程加高1米,确保了堤坝安全。

    “党员跟我上!”——

    “陈书记,胡曹坊泵站堤坝出现管涌,请立即支援!”接到镇防汛指挥长、镇长董炜的电话,菱角塘村党支部书记陈锦华迅速安排巡坝的村干部,组织抢险突击队员到西河坝集合。不到15分钟,一支30多人的突击队,齐刷刷地站在西河坝上。陈锦华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产党员跟我上!”在他们的带动下,30多名突击队员投入到抢险队伍中。

    “今夜我还巡堤!”——

    太白湖水位日益见涨,几公里的堤坝,两小时巡坝一次,每次得一个小时。如此好几天了,柏树林村干部、党员代表严格按照防汛制度巡视太白湖堤。累,真的是累。村支书项学斌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吃完晚饭,他召开碰头会,“今天我们四个人都累了,副职先回去两个休息,我继续巡堤,你们谁回去?”沉默!大家心里都清楚,留下来意味着责任和劳累,回去就可以睡一觉。两分钟后,副主任表态:“书记,你和我们一样累,你不休息,今夜我们还巡堤。”党员,再苦再累也冲锋在前!

    “堵不住漏不配当干部!”——雨场山村截流港小脚湖段漏水了,一小时后,水下突击队员反映,是进水闸筛漏渗水,堵住不容易。村干部包保负责人邵志三及时向上级汇报,村党支部书记张在军带队参加紧急排险。他们拿出堵漏方案,组织15人的突击队抢填沙包。一小时过去,漏水明显减少。于是,水下就有人建议上岸收工。这时候,张在军说:“水在漏,危险还在,堵不住这个漏,我们就不配当干部。”说完,自己跳入水中,与大家并肩战斗。又一个小时,漏水堵住了。

(记者 蔡志勇 伊汉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311ixj51f&width=500&height=375&auto=0


 7月4日下午,某舟桥旅390名官兵紧急驰援武穴市武山湖朱华圩,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抢险救灾。记者 商中胜 通讯员 郭占军 兰阳勇 摄


湿漉漉的入党申请书 


    大雨倾盆,浊浪滔天。6月30日至7月1日,红安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


    危难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城关镇李忠恕村二组组长、43岁的李志权冒着生命危险,不顾自家232头猪被洪水冲走,划着一艘简易的泡沫筏子,从洪魔手中夺回了8条生命。


    7月1日深夜,已忙碌整整十几个小时、满身疲惫的李志权,走到李忠恕村党支部书记李自来身旁,从怀中摸出了一份湿漉漉的入党申请书。


    短短十几分钟,水位上涨了一米多


    李志权是李忠恕村群众公认的“能干后生”。他和妻子办了一个养猪场,存栏数232头,价值30余万元。


    7月1日中午11点半,暴雨已下了整整20个小时。李志权从猪场回到家里,打开好久没用的泡沫筏子,把妻子何艳送到地势较高的老塆。想起38000元饲料款还藏在衣柜里的夹衣中,李志权又返回了猪场。


    回到养猪场的李志权傻了眼,短短十几分钟,水位上涨了一米多,已经淹到了近3米高的透气窗,不少猪顺着洪水从透气窗里漂了出来,在水面上挣扎。


    李志权划着泡沫筏子冲了上去,准备把猪赶到安全的地方。这时,他身后传来了慌乱的“救命”声。喊“救命”的是李保安一家。李保安长年在外打工不在家里,老母亲石和荣85岁,老伴和儿子李院波都不会游泳,儿媳怀孕8个多月了。此时洪水已将一楼淹没,一家人挤在二楼的阳台上慌乱地喊着“救命”。李志权见此情景,立即调转泡沫筏子,向着李保安一家划来,将李保安一家接上泡沫筏子。


    李志权安顿好李保安一家后,心想村里恐怕还有人没有撤离到安全地带。“救人要紧!”李志权划着泡沫筏子到村里四处查看。


    “还管么猪?先把人管着!”


    62岁的李敬明已在二楼阳台窝了十几分钟,不知道喊了多少声“救命”,但声音在洪魔的肆掠中显得那么的微弱。李志权捕捉到了这微弱的声音,划着泡沫筏子冲来,李敬明激动得手脚打颤。“志权,你叔叔也被水困住了,刚才听到了他的喊声,快去救啊!”登上泡沫筏子后李敬明说。


    李志权的叔叔名叫李维海,洪水冲来时,他和妻子正在家准备午饭,慌乱中连油米都没来得及抢就跑上二楼。夫妻俩登上筏子后,李维海记起了侄儿家的200多头猪:“志权,找个高处把我和你婶子放下来就行,快去赶你家的猪啊!”对于农家来说,那是一笔巨大的财产。


    “还管么猪?先把人管着!”李志权说完把叔叔送到安全地带后,又划着泡沫筏子到处搜救。


    李其先的妻子汪年珍今年55岁,前段日子出车祸手臂骨折,正在家里休养,洪水冲来时没逃出去。她逃到二楼的阳台上,期待着奇迹发生。这个奇迹她盼到了,李志权成功地救下了她。


    “李书记,申请书打湿了。”


    在李忠恕村村外,城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映辉和党委副书记、镇长汪宝权,带领着由镇脱产干部、镇派出所、卫生院、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干部职工组成的近百人的抗洪救灾小分队,驾着冲锋舟一次次向着洪魔冲锋。


    小分队和李志权一同努力,将群众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场所。随后,李志权陪同着小分队,挨家挨户提醒群众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安顿好群众后,已是深夜。李志权来到李忠恕村党支部书记李自来身旁,摸出了几张湿漉漉的信纸:“李书记,不好意思,申请书也打湿了呢。”李自来接过入党申请书,眼眶湿润。


    “李忠恕是个穷村,志权义务做了四年小组长,连续几年递交了入党申请。我对他的印象是:他为党工作从来不讲条件,为群众办事从来不计得失。”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石先德说。


    “志权读书时就爱帮助别人,热心快肠的。他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党的生日献礼,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李志权初中班主任邓宗向老师说。


    “志权不顾自己家的200多头猪被洪水冲走,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们,这样的人真的太少太少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被李志权在洪灾中救出的李维海说。


    “无论前方多么危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是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李志权面对洪魔挺身而出,奋不顾身,达到了共产党员的标准,党组织决定在抗洪一线接纳他为中共党员!”7月2日,在防汛救灾现场,城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映辉正式宣布接纳李志权为中共党员。

(记者 袁桥 毛红平 朱矾  通讯员 韩果)


7月1日,红安县华家河镇遭遇特大山洪袭击,镇财政所干部在所长张辉的带领下迅速参与抗洪抢险,腾房转移安置受灾群众300余人,让群众有饭吃,有水喝,并做好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被安置的群众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财政所有力配合了全镇的抗洪救灾工作。 记者 袁桥 摄



7月4日,团省委副书记金鹏,团市委书记饶彬及省青协秘书长吴汉桥一行30余人,带着价值7万元的赈灾物资到红安慰问受灾群众。图为工作人员向觅儿寺镇群众发放赈灾物资。 记者 毛红平 通讯员 胡成 摄


人在路上,路在心中 

——麻城胜麻线K30+800抢修侧记 

 

    6月30日至7月2日,持续暴雨席卷麻城,麻城境内19处交通中断,最严重是省道胜麻线,多处交通阻断。


    水毁就是命令!保畅通是交通公路人的责任!


    麻城市公路局立刻成立全国劳动模范、麻城市公路局养护处主任周全寿为队长的“劳模应急抢险队。”


    水毁!生命线!


    7月1日凌晨5点,周全寿带着5名养护人员火速赶到现场:


    此时的胜麻线K30+800熊家铺边店段,已是满目疮痍,路基全幅冲毁近200米,交通中断。


    周全寿一边利用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向麻城公路局纪检书记王善洲汇报,一边安排大家迅速设置简易警示标志,提示过往司机。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提着照明灯,沿线巡查发现,有7处山体滑坡,塌方近2万立方米,车辆无法行走。


    如果不及时抢通,不仅对附近村民出行有影响,而且会阻碍麻城市通往木子店镇、张家畈镇抗洪救灾车辆。


    洪灾特殊时期,道路不通就是险情。“要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交通。”正在106国道福田河桥水毁现场抢险的麻城市交通运输局领导斩钉截铁下达命令。


    雨水!汗水!


    天亮了,雨越下越大。


    7月1日上午8时多,附近7个公路养护站的70多名职工冒雨陆续赶来,投入到抢险的行列:


    有的在重点危险地段设置安全标志、指令标志,禁止车辆通行;有的在清除塌方和路面上的石块;有的对沿线路面泥沙及影响车辆通行的垃圾及时进行清理……


    因机械一时进不了抢险现场,为在第一时间抢通公路,他们用沙袋堵、铁锹铲,有的还一手提一个袋子。头上是大雨,眼睛睁不开,手却不能停,那一抹橘红色在阵阵大雨中显得格外鲜艳……


    中午12时多,每人吃了一盒快餐面后,擦把脸,接着投入战斗。


    下午5时,终于抢通了一条150米的应急便道,供防汛抢修车辆通行。


    此时,大雨仍在下个不停。虽然穿的都是防雨工作服,可雨水连着汗水,一个个都成了水人。


    路!家!


    “大家都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就在附近吃个工作餐再走吧。”看着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同事们,麻城市公路局纪委书记王善洲心疼地说。


    “不了,险情还没结束,明天还要战斗呢。”职工们一致回答说。


    养护站职工老龄化偏重,大都在50岁左右。但在灾情发生时刻,他们却人在路上,路在心中。


    他们在胜麻线抢险保畅通时,有10人麻城市区的家不同程度被水淹了。


    熊家铺养护站站长李桂良房屋一楼被淹,达1尺深。石绍刚鼓楼办事处的老家房屋倒塌,年迈的老母亲只能辛苦家人照料。7月1日晚,他还坚持和其他3名职工在现场值守。他说便道修通了,并没有让悬着的心落下来。


    7月2日凌晨1点,武警交通救援队13名官兵从蕲春赶赴现场,2台挖掘机、4台运输机械,清除山体滑坡障碍物,疏通路面。武警交通救援队和麻城市管理局干部职工经过3天的紧张作业,胜麻线全线路面塌方障碍物基本清除,边店段路基损毁路段便道抢修通车,其它抢修作业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在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最关键的时刻,麻城近千名交通公路职工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诠释“交通先行官”的本色,用成效唱响“人在路上,路在心中”的铿锵旋律。

(记者 蔡志勇 沈红星)


7月2日,当地群众为麻城市响鼔墩水库抢险的武警官兵送饭。 本报记者 罗学珊 摄


武警官兵在雨中席地小憩。 本报记者 罗学珊 摄


“一定要救出两位老人” 

 

    “我村有2名村民被困洪水中,情况紧急!”7月1日早上7时许,接到觅儿寺镇王槐村灾情的报告,红安县县长田胜辉第一时间带领减灾、消防、民政等部门的同志赶赴现场。


    去王槐村的近道都因河水上涨已无法通过,工作组的同志只能绕八里许家田村到目的地,许家田村旁唯一的一座小桥也被洪水侵蚀,30多米长的道路变成了河道。“你们不要过去呀,我的摩托车刚才就被水冲走了,我在那里做了个记号”,一位被困的老乡指着湍急的洪水说。


    “同志们,脱鞋子、卷裤腿,我们手挽手过河,一定要救出两位老人!”县长田胜辉领队,顾不上半人深的湍急的河水,一步一步地齐心摸到了对岸,立马带领救灾队走2里路程赶到第一现场。


    “请领导们赶紧想办法快救救他们吧,洪水已淹过房子1米了……”围观的群众把工作队团团围住。“大家不要急,要听从指挥,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洪水,一定能够保证二老平安!”


    “岛中央房屋所在地是县墩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属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基地昨天傍晚刚好运回了一批土鸡、鸭子,王世中、王敬平为了照看好‘宝贝’舍不得离开,突如其来的连续强降雨,让大庙河水位急剧上涨,早上村民发现情况不对立即向村里报告。”镇党委书记徐绪忠和镇长王开伟向田胜辉报告了有关情况。


    10时30分,红安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一行4人在巡察园区企业灾情后,马不停蹄地走3公里路程到现场参加救灾。县消防中队在干部群众的协助下抬来了橡皮舟,在一名村民的配合下,橡皮舟迅速驶向了人员被困点。不到20分钟的时间,王世中、王敬平被救上了岸,听说是县长亲自指挥救人,王世中老人紧紧握住田胜辉的手,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各位领导,感谢人民子弟兵。”


    “让二老受惊了,现在安全了,赶紧回家吧。最近还有强降雨,请父老乡亲们要加强自我防范。”田胜辉对大家说。这时太平桥镇也打来求救电话,田胜辉迅速带领大家赶往救灾点。

(记者  袁桥 毛红平 朱矾)


7月1日,暴雨袭击,红安县华家河镇老街一老人被困家中,4名镇干部用水缸将老人救出。记者 毛红平 摄


风雨中,党旗高高飘扬 

——罗田干群全力抗击洪涝灾害侧记 

 

    24小时狂飙,瓢泼大雨,肆意洪水,让罗田险象环生,灾情一再升级。


    72小时抗击,全县党员干部与群众戮力同心,力保水库安然,河堤不失,因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山。


    63万罗田人,迎风斗雨,战天斗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6月30日8时至7月1日8时,罗田各乡镇降雨均超200毫米,其中九资河、胜利两镇在400毫米以上,降雨极值的九资河河西畈村为540毫米。


    截至7月3日16点,全县23.3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530人,全县倒塌民房83户259间,46座水库开始溢洪,河堤受损19.8公里。各乡镇道路、电力、通信等受损严重。


    大灾面前,罗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顽强拼搏精神,投身抗灾救灾第一线,冲在抗灾救灾最前面,用实际行动诠释“合格党员”,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的壮美赞歌。


    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党员干部身影


    3天时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赵斌驻守罗田,把指挥部设在水灾最严重的地方,询问灾情,关心灾民,指导救灾。


    县领导第一时间赶到受灾严重的天堂水库、九资河镇、平湖乡、河铺镇、胜利镇。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三里畈镇錾字石村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县委书记汪柏坤语气坚定,态度坚决。


    受强降雨影响,大河岸镇多处民房损毁。7月1日上午,县长詹红运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达受灾现场,除险保安。


    守土尽责,闻“汛”而动;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全县所有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全部深入灾区一线,实行“点对点”式指导救助。


    “有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我们一定能挺过去。”搬到灾民安置点的三里畈镇錾字石村82岁老人熊鄂平拉着镇党委书记陈建的手说。连日来,一直奔波在抗洪一线的陈建边安慰老人,边安排干部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灾区就是主战场,党员干部同心战洪魔


    险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主战场。


    “紧急通知:全体国家干部结束周末休息,提前上班。迅速到村做好洪涝灾害防范工作,确保各自责任水库和住点村安全度汛……”6月30日6时38分河铺镇国家干部收到短信。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安全。不等不靠,全力以赴,以最大努力将灾害降到最小。”7月1日上午9时,被雨水泥巴和汗水浸透衣襟的河铺党委书记张卫兵在吴家河泥石流救灾现场为党员干部群众鼓劲。


    30日晚10时,所有国家干部在滂沱大雨中赶往责任水库、河堤值守。宣传委员李玲值守的贺家冲水库在凌晨4点出现险情,她和该村20多名党员干部装沙袋,铺彩布,经过3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险情得到控制。


    大灾面前,交通线就是生命线。1日凌晨,县交通运输局迅速安排局属各单位部门全员出动,到出险路段抗洪救灾。截至2日上午,共投入人力600余人,投入抢险车辆100余台套,装载机、挖掘机20余台套,砂石料6000余立方米,编织袋10000余条。


    “大地坳到薄刀锋路段已经抢修,大地坳坝上500米处左侧山体滑坡清除了,大地坳至九资河可以走,S309张杨线五条路村的山体滑坡清理了……”3日下午,在九资河景区救灾现场,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郑耿嗓音沙哑地跟现场指挥的副县长秦新平报告。


    灾情面前,无需指令,该县卫计局党组第一时间组建“救灾应急分队”。累计出动救护车辆30余台次,抢救病伤员30余人。全县卫计系统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35支,累计投入救灾人力875人。该单位已给重灾区发放价值30余万元的家庭包、衣服、大米等急需物资,以解灾民燃眉之急。大灾无大疫更是救灾的当务之急,县疾控人员奔赴各地保饮水、洁环境、防四害。


    大灾之时,党员干部就是主心骨


    “我家的稻田被水冲完了,堵不住了。1亩多天麻也被泥石流冲走了,损失4万多元。”九资河镇唐家畈村4组王洪遏制不住内心的伤痛,哭着和村支书打电话诉说。


    “先别堵了,安全第一。困难我们一起扛,我马上就到了,你先别慌。”村党支部书记岳昌平在电话一头边宽慰,边冒雨驰援。


    1日上午,九资河镇王家山水库出现险情,下游3万多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县委书记汪柏坤带领党员干部来了,下游乡镇支援队来了,群众也自发来了……


    300余名干群一起上,7个小时冒雨奋战,终于将险情排除。


    白庙河镇眠牛地村地处三条河流交汇处,山洪突然袭来,一时间河堤、桥梁、公路危在旦夕。


    村两委干部肖继忠、王兵、闫学刚、汪凤美带领群众冲向暴雨中,用身体抵挡汹涌的洪水,在先后赶来的村民共同努力下,保住了30多米长的河堤险段没被洪水冲垮。


    大河岸镇汪家咀村三条河流穿过,每遇暴雨都是汛情的“爆点”。1日,一处万余立方米大塘出现险情,十分危急。


    村党支部书记张亚国第一个跳进河内筑沙袋,接着一个又一个党员纷纷跳进水中。1个,2个,3个……有8名党员跳了下去。经过40多名干群连续奋战3个多小时,终将险情化解。


    1日上午9时,河铺镇林家湾村正在河堤抢险的7名群众被突发洪水包围,情况十分危急。


    村支部书记金万春接到群众求救电话后,火速赶到现场,穿上救生衣,不顾个人安危冲向被困人员。7名群众被安全救上岸,金万春也累得瘫倒地上。


    “灾难面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大于天。党员要兑现庄严承诺,高举抗洪大旗,让‘两学一做’成果在抗洪救灾中得以检验和体现。”7月3日,汪柏坤在大河岸镇抢险现场如是说。

(记者 何运林 瞿慧一  通讯员 刘世民 李欢 张朝珍)

罗田县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大河岸镇抢险现场  记者 周伟 摄

罗田县胜利镇金家河路段抢险现场  记者 周伟 摄


“孤岛”自救战 

 

    7月3日中午,趁着雨后初晴的有利时机,英山县草盘地镇韩婆墩村主任胡海坤,指挥大型机械清理水毁村路。前两天强降雨,使16个村民小组主干道全部损毁,连摩托车也无法通行。如果不下雨,胡海坤计划花4天时间,先打通一条便道,方便村民出行和生产自救。


    干群合力打通“生命通道”


    草盘地镇是英山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7月1日晚上,进出镇区的道路全部损毁无法通行,电力停电,通信中断,草盘地镇跟外界完全失去联系,成为一座‘孤岛’。”谈及当时的状况,草盘地镇镇长彭哲仍心有余悸。


    为预防灾情发生,该镇其实早已有了预案。此前,全镇各村组对辖区水利设施都进行了排险、除险、加固,对小型水库和塘堰提前放水,腾出容量,并提前购买木桩、沙袋和砂石料,各项备汛物资全部到位。


    但此次雨量之大,完全超出预想。从6月30日7时起,该镇持续发生20多个小时的强降雨,到7月1日7时,流经辖区的东河告急,全镇告急。


    “S222省道白小线多处损毁,无法通行。”


    “县道草太线损毁,无法通行。”“红杨线损毁,无法通行。”“岩红线损毁,无法通行。”


    一条条信息汇聚到镇防汛指挥部,镇区通往外界的4条道路全部中断通行,救灾车辆无法进出。更意想不到的是,关键时刻,因停电,加之部分通信杆线损毁,所有通信信号也随之中断。受灾信息传不出去,外界也无法知晓镇里的受灾情况,一时间,该镇完全失联,成为一座“孤岛”。


    1日晚10时,镇党委书记黄军文、镇长彭哲当机立断,传出指令,立即抢修废弃的原镇区至牛岭村的老公路。这段全长4公里的公路连接S222省道,几年前进入镇区道路改线后,就自然废弃。因该路地势高,此次没有被水毁。相对其它损毁道路,这条废弃的道路更容易抢修成功。


    接到抢修道路的指令时,牛岭村党支部书记肖志胜正带领80名村突击队员,在S222省道填沙袋抢险。他高喊一声:“共产党员跟我走!”30多名党员立即响应,快步跟在肖志胜身后转战老公路。草盘地镇金牛合作社7名共产党员闻讯后,也带着器械主动加入到抢修公路的队伍中来。


    晚上12时,这条连接镇区至牛岭村的老公路终于全线贯通,打开了一道镇区通往外界的生命通道。此后,救灾物资通过这条生命通道及时送到灾民手中。


    供电所紧急抢修“希望之光”


    6月30日晚7时许,草盘地镇政府防汛指挥部突然漆黑一片。


    原来,草盘地镇供电所35千伏输电线路河口段、牛岭段两座铁塔被洪水冲毁倒塌,造成该所所辖的3个变电站全部跳闸停止运行,全镇停电。


    “接到停电信息后,我立即组织人力抢修线路。”草盘地镇供电所所长宋承豹回忆说,短短几分钟内,他带领所有人员冒雨抢修。经确认,停电线路有14条,当晚能安全恢复供电的只有3条线路。宋承豹当即下令,先恢复这三条线路的供电,确保部分灾民的照明。


    在返回供电所后,因镇政府不在恢复供电之列,宋承豹马上向镇政府借调一部发电机,临时供电。


    7月1日一大早,宋承豹继续带着人员抢修线路。当天中午,再恢复供电线路7条。看到部分村庄重新亮起灯光,宋承豹信心倍增。此时,抢修人员的衣服全部湿透。


    1日晚11时50分,在牛岭村党支部书记肖志胜打通生命通道之前,全镇14条供电线路实现全部供电。


    “一床棉被救一垄田”


    在草盘镇,流传着一段“一床棉被救一垄田”的村民生产自救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屋村村民王汝兴,在1日洪水爆发时,山洪改道,冲向他家及其他村民的近20亩稻田。王汝兴拿来稻草等物去堵溃口,但都无济于事。情急之下,他跑回家里抱来一床棉被扑到溃口,一下将溃口堵了个严实。山洪被迫改回原道,20多亩稻田避免了一场洪水浩劫。


    在韩婆墩村,全村道路全部损毁,灾情严重。7月1日,眼见雨量越来越大,村前的水库出现险情,在安排好3个小组126名群众到镇福利院安全避险后,村主任胡海坤就开始谋划自救。


    村部因泥石流冲进一楼,将会议室和卫生室冲毁,面对满目疮痍的村部,胡海坤决定先将村部抢修的事情放下。他说,打通通往外界的便道是当务之急。哪怕让村民能骑着摩托车进出,韩婆墩村就不会是一座“孤岛”。

(记者 刘彦友 马艳明 张松林  通讯员 万隆)


给英山受困群众送水   记者 刘彦友 马艳明 张松林 摄


英山石咀镇   记者 刘彦友 马艳明 张松林 摄


暴雨中那一抹抹橘红 

——英山县公路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防洪抢险纪实 

 

    持续降雨使英山遭受严重灾害,英山干群众志成城防汛救灾,抢险一线上那一抹橘色,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身着橘红色公路制服的英山公路人。


    继6月19日特大暴雨之后,从6月30日开始,暴雨再次无情袭击了英山,到目前已经连续4天落下大雨,英山损失惨重,多地一片泽国。


    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塘库溢洪,交通中断,特别是省道中大线、县道小白线、过黄线、张胜线沿河公路路面、桥梁被水淹没,路基多处冲断,沿线多处坍塌,水毁严重。


    救灾通道中断,人口转移、物资调运遇阻,水位仍在暴涨,千钧一发。


    险情就是命令。县公路局局长叶金锋、党支部书记黄少林、各分管领导立即奔赴一线,指挥防洪抢险,同各乡镇政府协商抢险方案,加强综合协调和指挥调度。养护、路政、治超、路桥机关各块分工协作,投入战斗。


    打桩、捆扎、砍树、灌沙包,加固堤坝、河岸,挡住洪水猛兽的袭击;搬石头、铲砂石、拉铁丝网、挪走倒在路面上的树木,扫清路面障碍物;设置安全标志、拉封锁网、现场指挥,防止造成二度损失。风雨中,他们的身影像流动的星火闪耀。


    在吴家山旅游公路抢险过程中,叶金锋挂帅上阵,赤脚下堤,搬石头,清理卡在泄水孔、排水沟里的树枝等垃圾,用肩扛沙袋,站在雨中现场指挥路桥、养护人员因地制宜地打桩、捆铁丝网,防止河堤再次垮塌。


    县公路局所有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昼夜奋战。截至7月3日下午,英山所有国省干线公路全部抢通。而此时,他们已四天三夜没有合眼了。


    抢完险,公路人仍然坚守。倾盆大雨依旧肆虐,英山仍然雨蒙蒙,唯有公路上那一抹抹橘色,显得那样亲切和热烈。

(记者 商中胜  通讯员 陈莉 廖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